述评

  • 磁共振成像在早期风湿病骨关节病的诊断价值

    许建荣;邓霞;

    风湿病骨关节病包括一系列以滑膜炎为特点,并导致软骨、骨、关节、肌肉和韧带等损伤的复杂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骨关节炎(O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痛风和硬皮病等。这些病变将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早期干预治疗能够延缓病情的进展,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MRI对滑膜、软骨以及肌腱软组织等的病变非常敏感,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风湿病骨关节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不可缺少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文将对各种风湿病骨关节病的影像学特点进行综述,探讨MRI在早期风湿病骨关节病诊断中的价值。

    2011年02期 v.2;No.8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35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21 ]

临床研究

  • 硬皮病患者手指高分辨率MR血管成像的研究初探

    张薇;许建荣;路清;叶霜;刘晓晟;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3D-TOFMR血管成像在硬皮病患者手指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组30例硬皮病患者(平均年龄35.4±8.9岁,平均发生雷诺现象时间3.2±2.7年),7例正常对照者(平均年龄30.7±3.5岁),在3.0T磁共振机器上进行高分辨率3D-TOF序列扫描并进行血管重建(TR/TE=19/4.4ms,FA=15°,层厚=1mm),扫描时间为8分22秒。两名高年资磁共振医师对成像效果、血管显影数量和血管横断面积进行测量和评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MRA对硬皮病患者血管成像的价值,并对硬皮病患者的血管受累程度进行分级。结果我们评价了除外大拇指以外的四根手指两侧的共8支指动脉,硬皮病(SSc)组的总的血管显示率为47.58%,第5支指动脉是最少受累的血管,总的显示率为70.97%。统计学分析显示:第1支血管(P=0.058)和第3支血管(P=0.093)的动脉直径在两组对照中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MRA手指血管成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可用来评价硬皮病患者手指动脉的受累程度。

    2011年02期 v.2;No.8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9 ]
  • 弥散加权成像对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李君;许建荣;陈增爱;路青;顾越英;

    目的研究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活动性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修订的纽约标准,78例临床诊断为AS的慢性腰背痛患者,由风湿科医生根据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及实验室指标,将病例分为活动组(34例)及稳定组(44例),25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作MRI斜冠状位扫描,常规序列包括T1快速自旋回波、T2快速自旋回波、脂肪抑制T2快速自旋回波,作弥散加权成像(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序列)检查(b值:0,300s/mm2)。应用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图,测量对照组和病变组骶髂关节骨质的ADC值,测量第一骶椎中央区ADC值,计算rADC值(骶髂关节ADC值/第一骶椎ADC值)。对活动组、非活动组、对照组平均ADC值及平均rADC值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活动组(34例)骶髂关节的平均ADC值为0.821×10-3mm2/s,对照组(25例)的平均ADC值为0.589×103mm2/s,稳定组(44例)的平均ADC值为0.622×10-3mm2/s。第一骶椎ADC值对照组活动组、对照级及稳定组分别为0.486×10-3mm2/s、0.423×10-3mm2/s、0.635×10-3mm2/s,统计结果显示,各组两两比较,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活动组及稳定组rADC值分别为0.959、1.752、1.558。结论 DWI是一个敏感,快速的成像序列,不需要对比剂,成本较低,还能对病变作定量分析,对AS活动性骶髂关节炎价值较高。

    2011年02期 v.2;No.8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下载次数:292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923 ]
  • 磁共振成像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邓霞;许建荣;路青;李磊;

    目的探讨MRI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临床确诊早期RA患者的手腕关节X线和MRI图像。使用Philips Achieva3.0T磁共振扫描仪。结果在35例初诊RA患者中,MRI表现包括滑膜增生和滑膜炎、腱鞘炎、关节积液、骨质侵蚀和骨髓水肿。33例(94.3%)表现为滑膜增生和滑膜炎,注入对比剂后增厚的滑膜显著强化。28例腱鞘炎中,以尺侧伸肌腱腱鞘炎最多见,约占71.4%(20例),主要表现为受累肌腱腱鞘增厚和腱鞘积液。MRI检出25例患者中共27个骨质破坏灶。MRI对骨质破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平片,P<0.01。15例骨髓水肿均发生于骨质破坏灶边缘,T2W脂肪抑制图像上呈边缘模糊的高信号影。结论骨质破坏可以出现在疾病早期。MRI能够很好地显示早期RA滑膜、腱鞘和骨的病变,是诊断早期RA的有力工具。

    2011年02期 v.2;No.8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287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825 ]
  • 脂肪抑制技术在多肌炎、皮肌炎磁共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张科蓓;华佳;邹爱华;顾海燕;刘晓晟;林志谦;路青;许建荣;

    目的探讨脂肪抑制技术在多肌炎、皮肌炎MR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46例经临床确诊多肌炎或皮肌炎患者双侧大腿MRI表现。常规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W、T2W及抑脂序列(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或频率预饱和反转恢复序列SPIR)。观察比较抑脂序列与常规T1W、T2W序列在病变检出能力上的差异。结果⑴本组46例患者中有43例于MRI上发现不同程度异常表现,提示肌炎33例、筋膜炎40例、皮下结缔组织炎20例、骨髓水肿13例、肌肉萎缩5例。⑵在抑脂序列上,除了肌肉萎缩,其它异常表现悉数发现;T1W上发现皮下结缔组织炎12例、骨髓水肿5例、肌肉萎缩5例,未发现肌炎、筋膜炎;T2W上发现肌炎10例、肌肉萎缩5例,未发现筋膜炎、皮下结缔组织炎、骨髓水肿。⑶T1W上发现的12例皮下结缔组织炎、5例骨髓水肿以及T2W上发现的10例肌炎患者,均处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T1W和T2W上发现的5例肌萎缩患者均处于慢性期;慢性期患者中发现的3例轻度肌炎、10例轻度筋膜炎均只在抑脂序列上发现,T1W或T2W上未见显示。结论使用脂肪抑制技术可以明显提高MRI上软组织炎性病变的检出,抑脂序列应作为多肌炎、皮肌炎患者软组织MRI检查的首选序列。

    2011年02期 v.2;No.8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27 ]
  •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腕关节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刘新爱;史大鹏;付芳芳;孙红梅;

    目的探讨MRI不同序列成像在腕关节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不同序列对4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行腕关节MRI检查,观察滑膜增厚、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骨髓水肿、骨质破坏、肌腱炎和腱鞘炎显示情况。结果 T1fl3D water和T2me-3D序列显示异常征象阳性率最高,PDWI脂肪抑制、T2WI脂肪抑制序列、T1WI序列显示异常征象阳性率次之,T1water序列显示异常征象阳性率最低。不同序列在观察滑膜增厚、关节积液、骨髓水肿及骨质破坏方面差异显著,P值均小于0.05。结论 T1fl3D water、T2me-3D等序列在显示病变方面明显高于PDWI脂肪抑制、T1WI、FS-T2WI序列,可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规MRI的补充。

    2011年02期 v.2;No.8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62 ]
  • 基于局部一致性的脑静息功能模式偏侧化研究

    李健;薛绍伟;王雪梅;谭晓天;图爽;曹宸;鹿麒麟;李崧;唐一源;

    目的应用局部一致性方法揭示静息状态下大脑左右半球在局部区域内功能模式的偏侧化差异。方法采集21名健康的在校大学生睁眼条件下6分钟的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数据。结果在前额下回、中央前回区域右脑局部一致性均高于左脑区域,而在颞上回、楔叶区右脑局部一致性小于左脑区域。结论静息状态下大脑功能模式不是单一的左侧或右偏侧化,在大部分区域右脑局部一致性更高,但在枕叶区域左脑局部一致性更高。研究指出了全脑整体区域的功能模式偏侧化差异并讨论了其生理学基础。

    2011年02期 v.2;No.8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308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895 ]
  • 手法针刺合谷穴得气与脑功能激活关系的探讨

    陈凤英;沈智威;关计添;肖叶玉;杜丽;吴仁华;

    目的探讨针灸"得气"与脑功能激活的关系。方法 13例健康右利手受试者,由针灸医师先后进行右手合谷穴"浅表刺激"与传统手法捻针刺激两种任务,利用fMRI-BOLD技术获得脑功能图像,用感兴趣区(ROI)分析方法,比较两种任务下的平均信号变化情况。结果针灸"得气"存在个体差异,相应脑功能的激活情况也有所不同,前额区、丘脑、纹状体、扣带回后部及岛叶功能区随着得气强度的增加而有激活明显的趋势。结论手法针刺合谷穴引起脑功能激活的程度与"得气"情况有关。

    2011年02期 v.2;No.8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1K]
    [下载次数:691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2533 ]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纤维束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

    胡鸿博;刘鹏飞;

    目的联合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与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探讨其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常规MR及弥散张量成像,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其中9例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16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分别测量肿瘤中心的FA值、MD值,并利用纤维束成像技术(DTT)观察、评价胶质瘤周围白质纤维束改变。结果测量、统计低级别胶质瘤组与高级别胶质瘤组瘤体实质的FA值、MD值,其中肿瘤中心的FA值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MD值两组间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T显示9例低级别胶质瘤中白质纤维束的整体形态多基本完整,白质纤维束受压、偏移者7例,部分中断者2例。15例高级别胶质瘤中白质纤维束明显变形移位,14例病变区白质纤维束明显破坏,另有1例Ⅲ级胶质瘤患者的白质纤维束主要表现为受压移位。结论弥散张量成像与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联合应用,有助于胶质瘤的分级诊断,并能够显示肿瘤与周围脑白质神经纤维的位置关系,指导临床制定手术计划。

    2011年02期 v.2;No.8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8K]
    [下载次数:497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2434 ]
  •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

    倪炯;王培军;王国良;邵志红;江虹;张炜;

    目的评价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MR血管造影Express序列和RF-FAST序列的图像,将MRA检查结果与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结果比较。结果 73例主动脉夹层中包括DeBakeyⅠ型24例、Ⅱ型6例、Ⅲ型43例。MRA对主动脉夹层分型、范围、真假腔显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诊断内膜破口的敏感性94.74%,特异性100%,诊断主动脉分支血管受累的敏感性91.49%,特异性92.31%。结论 MRA能准确、无创地诊断主动脉夹层,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2011年02期 v.2;No.8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899 ]
  • VIBRANT动态增强MRI及其减影对乳腺癌血供的研究

    杨本强;段阳;陶黎;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减影成像技术在评价乳腺癌血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乳腺癌病人分别进行乳腺VIBRANT动态增强MR检查及后处理技术,评价胸廓内、外动脉、乳腺穿支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情况。对健侧乳腺、患侧乳腺两组血管显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侧乳腺、患侧乳腺两组的胸廓内、外动脉的I级分支和乳腺穿支动脉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健侧乳腺、患侧乳腺两组的胸廓内、外动脉的II级分支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乳腺动态增强MR后处理减影血管成像能够较好地显示乳腺癌的血供。

    2011年02期 v.2;No.8 129-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8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48 ]

讲座

  • 眼眶肿瘤及肿瘤样病变MR诊断

    王振常;李书玲;

    眼眶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组织学类型多种多样,MR影像学诊断敏感性高,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有较高特异性。本文总结出MR检查技术要点,对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常见部位、信号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认识及影像学诊断水平。

    2011年02期 v.2;No.8 13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0K]
    [下载次数:42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68 ]

综述

  • 脑少枝胶质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进展

    方靖琴;康厚艺;张伟国;

    脑少枝胶质肿瘤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病率仅次于星形细胞瘤的胶质瘤,其具有较为特殊的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特征。近年开展的MRI波谱分析,灌注成像,扩散加权成像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等新技术能反映肿瘤的代谢,血流动力学,细胞构成等方面的信息,对肿瘤的诊断、术前分级以及术后的预后评估等方面较成规MRI更具有优势,此外,少枝胶质肿瘤的MRI特征与其分子生物特征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基因类型,本文对MR成像技术在脑少枝胶质肿瘤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以期能提高对少枝胶质肿瘤的术前诊断分级的水平。

    2011年02期 v.2;No.8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79 ]
  • 磁共振关节软骨成像新技术——MapIt

    王彩云;

    关节疾病早期的软骨改变,长期以来缺乏敏感的检查手段,磁共振量化参数图成像技术——MapIt可反映关节软骨的生化和微观结构的改变,显示出在软骨微小损伤诊断和疗效检测中的强劲潜力。本文对这一技术做一综述。

    2011年02期 v.2;No.8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22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35 ]

读片

  • 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1例

    宋茜;齐悦彤;李莹;

    <正>患者,女,46岁,因"双眼视力下降1年余,头晕10天余"入院。查体:视力左眼:0.4,右眼:0.8,未见其他阳性体征。MRI示:鞍上及三脑室底不规则等T1、等T2信号肿块影,其内多发长T1、长T2信号影。病变最高径达2.1cm,病变与视交叉分界不清,向上压迫邻

    2011年02期 v.2;No.8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91 ]

资讯

  • 资讯

    <正>磁共振成像联合脊髓液检测可早期发现老年痴呆英国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联合使用脊髓液检测和磁共振扫描两种手段,可以在老年人还没有出现Alzheimer’s病(早老性痴呆症)症状时,就可预测其发病风险。研究者对105名认知能力正常的老年人(平均年龄78岁)进行研究,并检测脊髓液中含有的一种名为CSF淀粉状蛋白的蛋白质含量,利用磁共

    2011年02期 v.2;No.8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6 ]

  • 2011年《磁共振成像》杂志投稿须知

    <正>1总则1.1本刊介绍《磁共振成像》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刊号:ISSN1674-8034CN11-5902/R,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2-855。本刊是国内第一本医学磁共振专业的学术刊物,双月刊,逢单月出版,大16开,80页。该刊重点报道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

    2011年02期 v.2;No.8 16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3 ]
  • 下载本期数据